我為什么會敬仰毛澤東?
說實在,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去敬仰毛澤東,至少,在1999年以前,的確如此。
我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,一年多以后,毛澤東就去世了,所以,事實上我和毛澤東沒什么關系,更談不上會有什么感情;恰恰相反,眾所周知,諸如我們這個時代的人,是在鄧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、提出改革開放的思潮中成長的,而且,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無可否認地接受了當時人們近乎否定毛澤東的思潮與觀念。
但是,1999年以后,我的觀念漸漸轉變了,我開始真正明白,毛澤東確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,毛澤東是一個時代的象征,毛澤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的真實代表,毛澤東是真正的民族英雄。
1999年發生了什么?大家都知道,美國打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,不用我累述。但是,有一句震撼我心靈的話,卻是真正出自中國老百姓之口,而且,是很多中國老百姓的話:“毛澤東的時候,美國他敢?”聽聞之下,我當然大驚,但由于本性愛刨根問底,我當然要知道所以然,所以,我幾乎翻閱了我所能知道的毛澤東的書籍,最感興趣的當然是與時事切題的軍事內容,而其中最令人鼓舞、感嘆、贊美的當然是朝鮮戰爭。
朝鮮戰爭爆發于五十多年前,于我們相去很遠了,但是,有關朝鮮戰爭的書籍非常多,甚至,有不少是外國人著述的,其中包括美國當時的遠東軍司令的李奇薇。這些書中,都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所有的人包括美國人都認識到,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、戰略家,在他的感召下,中國軍隊由原來的東亞病夫變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軍隊,從而,奠定了新中國軍事強國的地位。
當時的中國,剛剛解放,戰火未息,國內并不安定,國民黨的殘余仍在抵抗,一些地方匪患嚴重,新中國面前的首要任務應該是鞏固國內局勢,何談有對外作戰之心?但是,偏偏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卻干涉了朝鮮的解放戰爭,并且,將戰火逐漸燃燒到鴨綠江邊。1950年國慶前夕,毛澤東接到了朝鮮金日成不同尋常的“賀禮”: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幫忙朝鮮人民。以毛澤東為首黨中央經過多次會議,多次論證,終于決定了出兵朝鮮。毛澤東作為軍事家、戰略家的偉大眼光,歷史早得以驗證,并由此而高度升華:當時,即使在中央內部,也有很多人不理解,不希望中國出兵朝鮮的,包括中國共產黨杰出的軍事家林彪都對此畏之如虎,以為下下之策;但是,毛澤東卻大氣魄地說服了眾人,當然,他得到了一些軍事領導人的,包括周總理、彭德懷等的堅決贊成。最后,一窮二白的中國,竟然打贏了美國率領的聯合國軍,贏得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與自豪,用毛澤東的話說“美國人鋼多氣少”,用彭德懷的話說是“帝國主義企圖在東方架起一樽大炮就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,已經一去不復返了”。
如果我們再深深研究毛澤東,深深研究毛澤東思想,大家就會明白,毛澤東是一個怎樣偉大的人,而毛澤東思想又是怎樣偉大的科學思想體系。